《洋縣國家級生態產品供給基地建設規劃》解讀
一、規劃背景
為全面貫徹落實陜西省、漢中市的戰略部署和洋縣縣委、縣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生態建設和洋縣當地經濟發展,通過生態賦能、文化賦能全面提升洋縣經營性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構筑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的綠色動能,把洋縣巨大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特制定《洋縣國家級生態產品供給基地建設規劃》。規劃基準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0-2030年。
二、基礎和優勢
洋縣具有建設國家級生態產品供給基地的良好基礎和巨大優勢。洋縣地處全球同緯度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是打造國家級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的首選之地。洋縣位于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交匯處,區位優勢疊加將持續放大發展紅利。洋縣特色有機產業全域發展,綠色產業體系引育起步加速,產業生態化基礎不斷夯實,區域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同時,國家生態建設政策密集出臺為洋縣打造國家級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奠定新基礎。“雙碳”戰略落地實施為打造國家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帶來新機遇。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疊加為打造國家級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拓展新空間。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為打造國家級生態產品供給基地提供新支撐。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加速推進為打造國家級生態產品供給基地帶來新動力。
三、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聚焦推進生態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和促進人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紅利,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提高公共性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加快發展有機、現代材料、文旅康養等產業增強經營性生態產品供應能力,加快建設“兩山”高效率轉化通道,探索構建多元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高水平建設重大功能平臺,高強度夯實支撐能力,協同推進全國優質生態產品融合發展示范區、西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范區、全國生態產品綜合交易中心建設,打造全國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
四、建設目標
到2025年,生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現代化生態經濟產業體系初步建立,全域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加強,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建成全國優質生態產品融合發展示范區、西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范區和全國生態產品綜合交易中心三大戰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