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農業農村局生態環保工作履職情況報告
縣委、縣政府:
2023年,我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漢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建設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生態城市為目標,以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為重點,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江流域十年禁捕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我局生態環保工作履職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大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一是深入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去年化肥使用總量77397噸,同比減少0.23%;農藥使用商品量170.011噸,折百量48.7285噸,同比減少0.97%,農藥使用強度0.0456千克/畝。二是加強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農資廢棄物回收點390個。農膜、地膜施用量399.2噸,廢舊農地膜回收350.8噸,回收率87.9%。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總量約為4.5噸,占農藥包裝廢棄物總量85%。三是加強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洋縣畜禽養殖污染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導方案》等規定,以畜禽適度規模養殖場(戶)為重點加大畜禽糞污染綜合治理力度。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態化養殖。持續完善畜禽養殖場糞污收集、處理、貯存、綜合利用及相關設施設備建設,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已達到90.89%,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以上。四是結合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創建,全面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面積達49萬畝,利用率94%,秸稈禁燒率達100%。同時規范發展秸稈規模化利用企業8個,利用數量18030噸以上,秸稈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二、積極開展長江禁捕、野生植物保護監督工作。近年來,我局加大禁捕工作宣傳巡查,實行縣、鎮、村三級網格化管理模式,聯合公安、市監、交通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5次,巡查江段2670余公里,立案11起,已辦結案件11起,移交公安機關立案1起,批評教育違規垂釣人員220余人,營造了良好的水系環境。野生植物保護監督方面,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開展外來物種入侵普查工作,出動專業技術人員200余人次,全縣查獲鏟除銷毀外來入侵物種加拿大一枝黃花1000余株,有效保護了我縣物種生態安全。
三、認真實施農村“三大工程”治理。一是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2023年以來,先后落實中央、省改廁資金1836萬元實施農村戶廁改造和后期管護平臺建設,同時縣財政投入1053萬元對159個村級公共衛生廁所進行改擴建提升。去年至今累計完成衛生廁所9599座,衛生廁所普及率80.5%,農村戶廁改造正在持續推進。二是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爭取整合資金1000萬元實施18個鎮(街道)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在洋州、關帝、華陽、紙坊等鎮(街道)建設移動式垃圾中轉站及垃圾分類收集亭并配備清運車輛設施,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進一步規范。配置垃圾桶520組2080個、各種轉運設施57輛,農村生活垃圾基本達到收集分類化、處理資源化、清理常態化。三是積極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爭取2023年省級項目資金500萬元,在具備條件的9個村實施農村生活污水建設,在不具備條件的村莊倡導戶下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資源化利用。
四、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圍繞鄉村振興重點示范村、“千萬工程”示范村創建,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清拆建管”整治要求,以“用勤勞雙手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活動為載體,制定有效措施,廣泛動員群眾參與,集中對國道、省道、高速、高鐵等沿線,集鎮周邊、河道、塘庫溝渠、村莊內外等重點區域開展清潔專項整治。累計清理生活垃圾2963.8噸,集中整治亂堆亂放1632處,清理河道溝渠275.02公里,建設垃圾分類亭92個,各村投放垃圾分類收集箱共計1308個,清理村內水塘26個,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148立方,拆除旱廁35處,拆除舊房15處,清除殘垣斷壁16處,購買垃圾轉運車72輛,農村人居環境面貌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尋找差距,結合工作短板,持續開展好環境保護相關工作。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多渠道創新宣傳,激勵增強群眾對農業面源污染、長江禁捕等工作自覺性。 二是按照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建設要求,結合“千萬工程”示范創建,聚力打造一批示范村、示范帶,推動全面工作。三是加強督導檢查,建立常態化督導機制,開展常態化督導檢查,推動工作落實。
洋縣農業農村局
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