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降雨不止,紙坊街道迅速吹響防汛“集結號”,廣大黨員干部聞令即動、向險而行,以“雨前”嚴密布防、“雨中”極速搶險、“雨后”暖心保障的全鏈條行動,筑起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
未雨綢繆,織密防范“預警網”。本輪降雨時間較長,未等雨勢抬頭,紙坊街道就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防汛工作。通過多次召開防汛專題部署會,街道班子成員牽頭分析研判雨情水情,逐條細化工作方案與應急處置預案,建立起“街道—社區(qū)—網格”三級聯動機制。黨員干部全員下沉網格,對照“隱患排查清單”逐戶走訪、逐點排查,從低洼地帶排水設施到老舊房屋門窗加固,一一登記造冊、壓實責任。將“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理念化作實實在在的行動,讓群眾在雨來之前便吃下“定心丸”。第一時間清理路障,確保群眾通行
雨中逆行,架起生命“防護墻”。瓢潑大雨中,一道道身影成為最動人的風景。街道應急分隊全員在崗,與村(社區(qū))黨員、志愿者組成搶險突擊隊,第一時間奔赴積水路段疏通排水口,對倒伏樹木進行切割清運,在滑坡隱患點、危險橋梁拉起警示帶并安排專人值守,為群眾筑起“安全屏障”。他們用腳步丈量轄區(qū)每一寸土地,用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在風雨中為群眾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雨后暖心,織牢民生“保障網”。雨勢漸弱,溫情不減,街道迅速組織黨員干部開展“敲門行動”,逐戶排查房屋漏雨、墻體開裂、農作物倒塌等情況,確保群眾生活不受影響,讓群眾在雨后的微涼中感受到陣陣暖意。從清理街道淤泥到協調維修受損設施,從統計災情損失到落實幫扶措施,一系列暖心舉措讓“雨后穩(wěn)”落到實處,讓群眾的安全感持續(x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