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朱鹮之鄉——洋縣,行走在漢江河畔,垂柳迎風搖曳,一群朱鹮和野生白鷺時而在空中盤旋,時而在水中覓食;穿行于華陽古鎮的山林間,鳥鳴聲不絕于耳,處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融的和諧之美。
近年來,洋縣依托保護朱鹮40多年取得的成果,堅定實施“綠色循環、生態宜居”發展戰略,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全面優化秦嶺生態環境,走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新路。
水是生命的源泉。洋縣全面貫徹落實“水十條”“河長制”,持續深化“5+1”治水建設幸福河湖三年行動,在沿江重點鎮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漢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全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緊抓垃圾清理、畜禽糞污治理、農村衛生廁所改造等重點工作,傾力打造整潔衛生、規范有序、文明優美的人居環境。
同時,洋縣以壯士斷臂的決心,堅持“鐵腕執法”“鐵面問責”,以對環境污染“零容忍”的堅決態度,強力推進揚塵管控、散煤整治、機動車尾氣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業爐窯整治、禁燃禁放等重點工作,從嚴查處各種環境違法行為,確保縣域環境空氣質量穩中向好。今年截至8月6日,洋縣共獲得優良天數208天,優良率達95%。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也帶來可喜的經濟效益。目前,洋縣已建成千畝柑桔、梨果、蔬菜等標準化生態經濟示范園30余個,有機稻米種植20萬畝;認證有機產品15大類113種17.68萬畝;先后獲得“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全國朱鹮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