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洋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醫療救助相關政策,緊緊圍繞“減輕群眾醫療負擔、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目標,不斷完善醫療救助體系,優化經辦服務流程,切實發揮醫療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有效防范因病致貧返貧風險。
動態監測,主動服務 筑牢防貧返貧“安全網”。依托醫保大數據平臺,建立“醫保防返貧致貧監測篩查預警機制”,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年度內住院(門診)自付1萬元以上,一般群眾住院(門診)自付2.6萬元以上的參保患者實時監測,按月篩查潛在困難群體,反饋鎮村及時研判,幫助困難群眾落實醫療救助政策。連續開展“醫保幫困,送政策上門”活動,重點對年度住院自付費用超5萬元的群眾,組織醫保系統干部職工會同鎮村開展大走訪活動。2024年篩查走訪1146名群眾,對家庭困難、符合條件的509人落實了醫療救助待遇268萬余元,化解群眾因病致貧風險,真正實現“救助政策找人,民生保障到家”。
分類施策,精準救助 困難群眾就醫“零負擔”。建立“分類分層、梯次減負”的醫療救助體系,對特困、低保對象、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三類人群”等困難群體實施精準保障。救助對象在定點醫院就醫時實行“一站式”結算,系統自動識別身份,直接結算醫療救助費用,實現“出院結算即救助”。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重點人群根據其困難程度,實施分類救助。特困、孤兒等救助對象住院合規自負費用救助比例最高達100%,確保了困難群眾看得起病、住得起院。
積極宣傳,優化服務 讓群眾“少跑腿、多受益”。持續優化醫療救助流程,提升政策知曉率。通過微信公眾號、入戶講解、發放宣傳單、折頁、手冊等方式,讓群眾清晰了解救助政策、申請流程和待遇標準。實行醫保、民政部門聯動,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實行一次身份認定,12個月有效。有效時間段內均可享受醫療救助待遇,確保救助不斷檔。同時,簡化受理流程,大病患者將個人申請及相關資料就近提交鎮村,由鎮村定期提交部門審批,醫療救助金額直接撥付個人賬戶,無需多頭跑、反復提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