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洋縣統籌做好清廉市場建設和業務工作結合文章,努力推動監管效能與營商環境雙提升。
包容式監管,激發市場活力。該縣以規范檢查促進減負增效為抓手,實施檢查事項清單管理,實現“清單之外無檢查”,推進“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重復檢查。動態調整首違不罰、輕微免罰“兩個清單”,在嚴守法律、安全底線的前提下,采取行政約談、行政提示等非強制性方式,引導行政相對人自覺履行法律義務、糾正違法行為、消除危害后果。目前,減少入企檢查60%,辦理案件84起,其中不予處罰和減輕處罰26起,減免罰款103萬元,開展行政指導21次、行政約談6次、行政告誡2次。
跟蹤式幫扶,提升執法效能。持續優化執法方式,將行政指導融入監管執法,在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對達到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標準的,積極指導經營主體申請信用修復,實現懲戒—指導—修復閉環管理。建立行政處罰案件回訪制度,圍繞執法人員執法規范、廉政紀律和當事人整改情況、存在困難等方面,通過實地走訪對一般程序立案案件進行全覆蓋回訪,既倒逼執法人員規范用權,又向當事人提供市場監管領域法律法規業務指導,破解經營中的痛點難點,避免“一罰了之”“處罰即終點”的弊端,實現行政執法的政治效益、法律效益、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規范式管理,樹立隊伍形象。制定工作人員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定的職責權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職責、執行公務,做到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設立2個行風監測點,聘用7名行風監測員,全面征集市場監管部門履職過程中存在的不作為、慢作為、任性執法、吃拿卡要等問題線索以及對市場監管履職的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已收集到有效意見建議3條,且整改率達到100%,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市場主體與社會各界的認可與好評,樹立了市場監管隊伍的嶄新形象。